高中游记作文

时间:2025-07-22 10:10:13
关于高中游记作文集合7篇

关于高中游记作文集合7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游记作文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游记作文 篇1

今年夏天,我们到了内蒙古呼和浩特附近的希拉穆仁草原。

在去草原的路上,我们路过了阴山,阴山延绵起伏,山上虽然没有大树,但由于是夏季,还是绿意浓浓的。山下是一马平川,四处看去,大地和天空紧紧相连,看着这样的景观,我不禁想起了我学过的“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古诗,古人描写的太真实了。

一路上我看见有一群群的绵羊和一群群的小牛低着头在安详的吃草,车经过绿油油的田地,特别是一片一片黄灿灿的向日葵时,我高兴极了,恨不得摘上几个带走。我们马上停车下来照相,要把这些美丽的景色带回家作为纪念。路上这些美丽的景色,让我们如痴如醉。

我们终于到了希拉穆仁草原。一进去,就看见一个大敖包,敖包全是用大大小小的石头堆成的,形状象金字塔,周围都是游人敬献的哈达。哈达有蓝色和白色,来的人都顺时针转三圈再逆时针转三圈,转圈表达的是圆满的意思。

这里的敖包很多,大大小小排成了几列供游客拍照。都是用大大小小的石头堆成的,上面也绑着蓝色和白色哈达,大家都用这种方式来尊重蒙族的风俗,表达心中的敬意。

我还在蒙古包里吃了饭,蒙族阿姨给我们唱了很多歌颂草原的歌,边唱边敬酒,还给我们献了蓝色哈达。她还告诉我们,蓝色的哈达象征蓝天,白色的哈达象征着白云,绿色的哈达是江河的象征,红色的哈达是火焰的象征,黄色的哈达是大地的象征,蓝色的哈达是最珍贵的。我听了之后懂得了哈达颜色的含义,为自己得到了一条蓝色的哈达感到无比骄傲。

我们还骑了马,我骑的是一匹小马,它很温顺。它的眼睛炯炯有神,身上的毛溜光水滑,看起来主人把它照顾得很好。别的马不让摸耳朵,而这匹马让人摸,所以我很喜欢这匹马。刚开始我特别害怕,不敢骑,后来在爸爸妈妈不断鼓励下,我才勇敢的跨上了马。

刚走了一小会,我就发现我落在了队伍的后面,我很害怕,就叫了起来,我想到前面去。这时一个叔叔轻轻的拍了一下马屁股,马突然往前快走起来,马走得越快摇晃得越快,我觉得就要被摇下来了,吓得使劲哭了起来。这时大家都停下来等我,叫我拉住铁环不要害怕,并且让我走在前头。

就这样,我的马走在了队伍最前头,大家就像在后面保护我一样慢慢的前进。这样骑马我就一点也不害拍了,越走越轻松,越来越觉得草原无限辽阔,到处都是绿绿的,我的眼睛非常舒服,后来都舍不得下马了。

这次希拉穆仁草原游令我回味无穷,回来以后还在想,明年能再去一次草原就好了,因为我太喜欢这片草原了。

高中游记作文 篇2

暑假时,爸爸要去伊犁开会,决定带我一起去,我非常高兴。在这几天当中,最令我难忘的要数“那拉提大草原”了。

那拉提大草原风景区位于伊犁州新源县境内。这里风景秀丽,草原莽莽,森林茂盛,山峰高峻。

传说成吉思汗西征时,由天山深处进入伊犁,时值春日,突然山中风雪弥漫,使身穿单衣的蒙古军狼狈不堪。艰难地翻过山岭,只见一个世外桃源展现在人们面前。大家不由得惊呼:“那拉提,那拉提”,意思是人间仙境。这个美丽的地名就是这样诞生的。

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我们来到了那拉提大草原,远远望去,整个大地绿草如茵,碧绿的小草随风起伏,草原如同碧波汹涌的绿色海洋,许多羊群正在草地上吃草,就像是白色的小船漂在海面上似的,简直就是一幅绝妙的山水画!近看,草原就像是一条无边无际的绿地毯,我迫不及待地打开车门,迅速地跳下车,在软绵绵,富有弹性的草地上跳跃,打滚……心里舒服极了。躺在草地上,仰望天空。天空瓦蓝,嗅到的空气是那样的清新,我不由自主地做了个深呼吸,幽幽的草香迎面扑来,趴在草地上,看见草丛中夹着许多粉红色、白色、黄色、淡蓝色……不知名的小花,把草原装扮得十分美丽,还有那活泼的小鸟唧唧喳喳地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百花齐放,百鸟飞翔!它们给草原增添了无限生机。

这时,听到“突突,突突”的摩托车声,循声望去,一位小朋友开着“草原摩托车”飞驰而来,好酷呀!我也去开了一辆,和他比赛,玩得真开心!草原真大、真美!仿佛在仙境中一般。正玩得高兴时,爸爸叫我:“昊昊,快走了,我们还要赶路呢!”

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大草原。

高中游记作文 篇3

坝上草原游记今年暑假,我去了许多地方旅游,其中最令我难忘的就是张家口的坝上草原。张家口位于北京西北方,河北与内蒙古的交界处,那里广袤无边的草原,遍地的牛羊和骏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天一早,我们就迫不及待的向坝上草原出发。被称为“避暑胜地”的张家口在盛夏时节却依然凉爽宜人。汽车在高速路上疾驰,两边苍翠的山岭急速后退,随着草原的接近,海拔可能越来越高了,我的耳膜有点鼓胀,仿佛在飞机上起飞时的感觉。哇,看见了,看见了,我梦想中的草原逐渐展现在我的眼前,那是我只有在画中才见过的风景!汽车转到草原的乡间小路上行驶,放眼望去,绿海无边,中间点缀的是各种颜色的花儿,真似一幅巨大的织锦。我从车窗探出头,贪婪的呼吸这大自然的气息!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这是专门圈出的一块供游人观赏游玩的草原。

我迫不及待地跳下车,奔向草原,那一刻,心灵得到彻底的舒展,像雄鹰翱翔于蓝天,我自由的在草原上奔跑,第一次感觉大自然是如此的亲切。我们来到了跑马场。爸爸提出去骑马的建议,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我们随着牵马人进入了马场,刚开始我还信心满满,可真面临那一匹匹高头大马时心里不免打起了退堂鼓。与这么桀骜不驯的牲灵打交道,可是头一遭!万一被它甩下来怎么办?爸爸鼓励我:“勇敢些,没事的!”我在爸爸的帮助下骑上一匹黑鬃马,这匹烈马显然不太欢迎我这个陌生人,扬起前蹄一声嘶叫,吓得我哇哇大叫,险些从马背上跌下来。没办法,只好将我和爸爸的马拴在一起。

我的手紧紧抓住缰绳,两脚用劲蹬住马蹬。随着马儿有节奏的奔跑,我的手渐渐放松了下来,情不自禁地随着马儿左右晃动。原来骑马也没那么可怕,我又重新找回了自信,感觉自己好像是一位纵横驰骋的大将军。头上是湛蓝的天空,我骑着马儿在无边的草原上驰骋,这是怎样的让人陶醉啊!我的心仿佛在空灵的世界放飞,完全沉浸在忘我的境界中了。再好的景色总有告别她的时候,虽然我是万分的不舍。当我们再次开上汽车走在蜿蜒崎岖的草原小路上时,已是太阳西沉了,金色的阳光洒在无边的草原上,牧人们也赶着牛羊回家了,嘹亮的牧歌在草原上回响,远处的小道上传来了清脆的马蹄声,像音符在跳跃。

这次坝上草原之行是我暑假中最难忘的一段经历,骑马在草原上驰骋的景象常如电影般在我脑海里放映,我知道这段经历将永远伴随着我!

高中游记作文 篇4

夜幕降临, ……此处隐藏4200个字……爱演丑角,不管多小的角色都演。而杨玉环生于宦门世家,“善歌舞,邃晓音律,且智算警颖,迎意辄悟”,俩文艺爱好者凑到一起,自然共同语言多多,情感更易相通了。天宝四年(745年),唐玄宗册封杨太真为贵妃。

华清宫也有一处梨园,叫随驾梨园,它的遗址是1994年发现的,现已在那儿仿建了梨园。唐玄宗和杨贵妃经常在随驾梨园排练歌舞。唐玄宗是位作曲家,据说他作的曲子就有好几十首,如《凌波曲》、《霓裳羽衣曲》、《得宝子》、《龙池乐》等。我猜想,如排练《凌波曲》,自然由谢阿蛮主跳,而排练《霓裳羽衣曲》则非杨贵妃莫属了。伴奏阵容豪华,唐玄宗亲打“八音之领袖”的羯鼓,唐玄宗的哥哥宁王李宪吹玉笛,宫中著名乐工贺怀智、李龟年、张野狐、马仙期等齐上阵,演唱者也是一流高手,或许和子,或念奴,或迎娘,真是“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唐玄宗编曲的经过也很神奇,传说八月十五的时候,唐玄宗由道士叶法善带着进了月宫,看到穿着霓裳羽衣的仙女在唱《紫云曲》,就一一默记,回到宫中,传与杨贵妃,就是《霓裳羽衣曲》。

还传说,唐玄宗在东都洛阳的时候,梦到凌波池(在长安终南山下)中的龙女请他赐曲,他就用胡琴作了《凌波曲》。醒了之后他记下乐谱,让乐工排练。当在凌波池边演奏时,池中波涛涌起,出现了梦中女子。玄宗便下令为她建了一座寺庙。

在华清宫,我还看到了一处叫宜春殿的宫殿,印象中那时梨园乐伎都住在宜春院,不知这宜春殿与宜春院是什么关系。

唐玄宗是在天宝六载(747年)将温泉宫更名为华清宫的。扩建时唐玄宗还给杨贵妃修建了专用的浴池。我们在华清宫看到了它,边上的说明是这样写的:“海棠汤,又称芙蓉汤,俗称贵妃池。建于唐天宝六载(公元747年),乃杨贵妃沐浴汤殿。汤池形似海棠,两层台式,青石砌就,小巧玲珑,极为精致。”

为什么要把杨贵妃的浴池修得“形似海棠”?我猜应该是唐玄宗觉得杨贵妃美得像海棠花,因为后人有这样的记载:“上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力士使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上皇笑曰,岂妃子醉,是海棠睡未足耳。”

在华清宫内我也看到一处叫沉香殿的建筑,不知与这个沉香亭是什么关系。记得李白在《清平调》中也提到了这个亭子:“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看来他们经常在这个亭子玩儿。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提到了杨贵妃在海棠汤洗浴的情况:“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让他这么一写,美人出浴是妙不可言,美不胜收,于是美人出浴成了画家、雕塑家的创作题材。白居易之前的唐代著名画家周昉就画过《杨妃出浴图》,看来是英雄所见略同。后来仿者如云,连我在华清宫游览时也看到了一尊此类风格的《贵妃出浴》雕塑。看了此类画作和雕塑,我很失望,感觉太像日本浮世绘上的人物了。也许是浮世绘的模仿牵连了唐仕女画,但不管怎样,我都觉得画上那些雍容华贵的女人,显得不清纯,不秀雅,连白居易笔下的娇媚,都看不出来,只是丰肥艳俗。美在心中,心在变迁,以前的人喜欢的,今天的人未必喜欢,就如杨贵妃的“海棠汤”,池底粗糙,台面生硬,还脏兮兮,感觉连现在的陶瓷浴缸都不如。

唐玄宗也为自己建了汤池,叫莲花汤,据说是因为形似莲花才叫了这个名字。可能是我的想象力太差,看了半天都没有看出莲花的样子。唐玄宗肯定没有机会读到周敦颐的《爱莲说》,不知他的莲花汤是否也有“莲,花之君子者也”的意思。

为哄杨贵妃高兴,唐玄宗可没少下功夫。为让她穿上好看的衣服,光给她配备的织绣工就有七百人。她喜食新鲜荔枝,唐玄宗就在四川涪州给她建了荔枝园,还修了一条1000多公里的专用驿道,由驿马驿卒昼夜不停地接力传送,以保鲜。有一次唐玄宗给杨贵妃过生日,演奏的新曲还没有名字,正好荔枝送到,唐玄宗就把新曲定名为《荔枝香》。把“千里送荔枝”这事说得最深刻的是杜牧,他在《过华清宫》中写道:“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最近听说四川在为古蜀道申遗,已将“荔枝道”并入其中,看来这事还挺确凿的。

当然,最能见证唐玄宗对杨贵妃真情的,肯定是长生殿了,“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人们都知道这掏心窝子的话是在那儿说的。可这么私密的话,白居易是怎么知道的?所以我很怀疑这事儿的真实性。

如果说唐玄宗对杨贵妃真好,我相信,要说爱,我总觉得不那么纯正,有点儿像“干爹”对情人的爱——处处哄着,如同对自己的晚辈一样。我倒觉得他对武惠妃的爱,像老公对老婆的爱,虽没有这么沸沸扬扬,可爱得实实在在。比如,武惠妃设诡计害死了唐玄宗的三个儿子,唐玄宗都没有惩罚她,还爱得依然如故。而对杨贵妃则不尽然,在需要他挺身而出予以保护的时候,他缩头了。

按说,杨贵妃招惹不到谁,她是个简单的人,没有心机,不整人,不干政,把每天的生活搞得乐乐呵呵就满足了。可他的同曾祖族兄杨国忠不行,虽无德无才,却弄权,结果连累了杨贵妃。当然,主要责任还在唐玄宗,是他为政思路的转变导致了安史之乱,引出马嵬驿兵变,要了杨贵妃的命。

唐玄宗在位前期,励精图治,选贤任能,把唐王朝推向全盛时期,开创了开元盛世,实际上也是中国历史的辉煌顶点。可到开元三十年时,他要改年号,将开元三十年改为天宝元年,意思是开创新纪元的工作结束了,要开始享受物华天宝了。

此后,他懈怠朝政,心思都用到玩儿上去了,连用人都不再用心,能哄他高兴,能让他省心就行。比如杨国忠把朝政搞得乱哄哄的,他照样用。安禄山谋反已有迹象,可谁告发他砍谁的脑袋,他觉得那个甩着大肚皮为他跳胡旋舞的安禄山,对他忠心耿耿,不可能造反,告发的人是别有用心。

可“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禄山还真的造反了。“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唐玄宗在长安失守后只好西逃四川。

出了这么大的事,总要找个责任人,依中国惯例,不能说皇上昏庸,只能说大臣奸佞。而且杨国忠也确实乱政误国,安禄山造反,长安失守,就都与他有干系。所以护送唐玄宗逃跑的军士走到马嵬驿时,发动了清算杨国忠的兵变,“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杨国忠被杀不算,还殃及了杨贵妃。

安禄山造反引发的全国动乱,长达七年之久。最终虽被平息,但唐王朝从此衰落,再未中兴。唐王朝的这个历史转折,也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此后中国再没出现过盛唐的那种包容自信的大气。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唐玄宗的梨园弟子们当然要为此感慨,他们不但讲这段故事,还把它搬上了舞台,有些剧本甚至成了文学精品,如元代白朴的《秋夜梧桐雨》,清代的洪昇的《长生殿》(仍在唱)。而今科技发达,则有了电影电视剧,你方唱罢我登场,版本多得难以记数。华清宫是唐玄宗的梨园根据地,自然不甘落后,他们推出了大型水上实景舞剧《长恨歌》,可惜因时间关系我未能一睹为快。

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已被演绎成凄美的爱情,他们爱得到底有多深,恐怕月亮也难知他们的心,可是这带给中国历史的沉甸甸的无奈,却显而易见。

《关于高中游记作文集合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