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春节的日记(15篇)
忙碌而充实的一天结束了,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是时候写好总结,写好日记了。日记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春节的日记,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春节的日记1春节是小孩子们最喜欢的节日了。
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今年的春节,我过得特别有意思。直到今天,我还记忆犹新。
早晨,我们一家人忙开了。妈妈在大门上贴春联。映入我眼帘的是“日丽春常驻,人和福永留”。表示家庭祥和幸福。我呢,则帮妈妈贴“福”字,正要贴在门上。妈妈连忙阻止我,说道:“‘福’字应该倒贴,就是‘福’到的谐音,福光临我们家了。春节帖春联有喜庆、财气、吉祥之意。”我一听,赶紧把“福”字倒贴了。爸爸也在精心准备,挂起了一盏盏红灯笼。我想:这红灯笼难道不就代表着我们祖国的面貌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吗?
晚上,该是吃年夜饭的时候了。厨房里弥漫着香气;桌上摆放着丰盛的晚餐,使人看了,口水直流。桌中间有一条鱼,那就表示年年有余。客人们也都到了,欢欢喜喜地坐在桌子面前,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年夜饭。爸爸妈妈笑容满面地招呼着客人。全家人都其乐融融,屋子里充满了幸福的气氛。
吃完饭,外婆来分红包喽!我们家有一个小约定,小辈们拿到了奖状,不仅有红包,还会有其他奖励。今年,我被评上了“三好学生”。外婆就分给我一份红包,还送给我一只精美的文具盒。鼓励我在新的一年里,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小孩子们都收到了红包,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晚上八点整,我们全家准时打开了电视机,收看“春节联欢晚会”。那悠扬的歌声,使人陶醉其中;那优美的舞姿,使人赞不绝口;那滑稽有趣的笑话,使人捧腹大笑;那精彩的相声小品,使人开怀大笑……阵阵欢声笑语荡漾在客厅上空。
今年的春节,我过得十分快乐。在此我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天天开心,学习进步。
关于春节的日记2春节的重头戏,要数团年宴。这一天大人们最为忙碌。厨房里热气蒸腾,煎炸蒸煮飘香,锅碗瓢盆齐鸣;爷爷奶奶刀工精湛,爸爸妈妈厨艺得。像我这样懒散的人,也要参与收拾屋子,接待客人。而我更期待团年宴的早一点开席,以便大快朵颐。
下午四点,亲人陆续到齐,一番寒喧之后,论资排辈入席。满桌的菜肴,满杯的琼浆,满满的亲情,弥漫整个空间。亲人们先拜列祖列宗,又祝福爷爷奶奶、父母等长辈,然后是兄弟姐妹的互相祝福或调侃。酒过三巡,气氛更加热烈,有敬酒的,也有赖酒的,酒杯碰得咣当作响。一顿团年饭,起码要拉扯上一两个钟头才肯罢休。
亲人们无论喝多少酒,却总忘不一件事,就是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客厅里人多挤不下,就看卧室的电视、书房的电脑,甚至用手机浏览。当春晚主持人敲响新年的钟声,成千上万的烟花升天燃放,将城市映照得好似一座五光十色的迷幻城。
除夕过后,便是大年初一。放眼望去,大街上,车水马龙,小巷中,行人如织,出行拜年的人,络绎不绝。大人小孩,无论在什么地方相遇,都是互道祝福,新年快乐之声,不绝于耳;礼花鞭炮共鸣,震耳欲聋。
春节,就这样悄然而至,又这样渐行渐远。春节,既然是春天的节日,让我想起不知名的诗句
春天何其多,属于你的春天有几何?春天把希望给人,你给春天什么?
关于春节的日记3在中国传统节日里,其中我最喜欢就是春节啦。
春节晚上,全家人在一起包饺子、放鞭炮、吃团圆饭、看春晚,特别有意思,我们家也是一样。到啦傍晚,我们全家人开始包起饺子来,可我怎么也做不好,不是露馅啦,就是张着个大嘴巴。妈妈看见啦我着急样子,笑着说道:“小笨蛋,你在面饼里面中间放置放上少许肉馅之后,再对折起来,用手捏成扇子形状,就可以啦,试试看。”我照着妈妈说法,小心翼翼地开始包。果然不出所料,一个饺子很快就成功啦,我高兴得又蹦又跳。我一边继续包着饺子,一边体验着收获喜悦:有些事情真是看来容易,做来难啊;不过,只要我们肯努力,就会走向成功。
饺子做好后,开始吃团圆饭,一家人欢聚一堂。饭后,离春晚直播还有一个小时时间,我与家人玩起啦扑克,每一局过后,都会有人脸颊上粘个小纸条,我抱着侥幸心理,却最终也是难逃劫难。一转眼,到啦八点钟,我与爷爷、奶奶一起来到啦电视机旁,可因为座位问题吵啦起来,我提议说:“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应该坐有前面。”爸爸反对说道:“不行,应该按大小个儿来排顺序!”……我们吵着吵着爷爷和奶奶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坐在啦最前面位置,而我和爸爸只能坐在后排啦。这时,只见爷爷幸灾乐祸地说:“这就叫做‘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啊。”我和爸爸互相对视啦一眼,几乎同时叹啦一口气,唉,只能这样啦。
瞧,这就是我们传统春节,它不仅是个团聚节日,更是欢乐节日,我爱春节。
关于春节的日记4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的中心,其春节民俗更是源远流长。我们濮阳地处中原,有“中原龙乡”之称。春节在濮阳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都是十分盛大的节日。
照濮阳的老规矩,春节从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就开始了。
春节是一个忙碌的节日,这突出体现在了春节的准备工作上。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直到大年三十每天都有不同的工作,目的大都是为了过一个圆满的春节。
过春节的第一件事就是祭灶。在民间,差不多家家都设有“灶王爷”的神位。人们称他为“司命菩萨”“灶君司命”。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每到腊月二十三,人们就要上街买麻糖、糖果和其它的祭灶用品。祭灶时,要先把旧的灶神烧掉,贴上新画像,意为给灶神换新衣。之后下一步是敬香,并把芝麻糖粘在灶王的嘴上,还念念有词:“您是一家之主,到了玉帝哪里,好话多说,坏话不要说,求您保佑全家平安。”之类的祝福。
第二步是扫尘。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因为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就是除陈布新,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走。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说法是因为财神爷在人间检查时对有过失的人都会在墙上画一个记号。之后玉帝就会派天兵下凡来对有过失之人进行处罚,所以等大家把财神爷打发上天之后,就会立刻进行大扫除,清除掉这些标记。
除了这些风俗之外,贴春联、放鞭炮、贴门神、拜年等有趣的风俗习惯这么多年来一直雷打不动,流传至今。这些有趣的风俗习惯就像一只小舟,载着我们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经过,飘呀,飘呀,飘过了这历史的长河。希望它能载着我们的记忆,继续漂下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可以共同品味这些五千年文化的精髓。
关于春节的日记5一年一度的春节又快来临了,街上人山人海、人流如潮,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有的在贴春联,有的在挂大红灯笼,有的在家里进行大扫除,还有的正忙着购买拜年的礼品……
今天是年三十,我早早起床了,把自已的房间整理的干干净净的,把东西摆放的整整齐齐的。这时我发现我房间的门上光秃秃的,似乎少了点什么。我灵机一动马上 ……此处隐藏1855个字……、糕点满满抓一大把放进每个人的袋子里。
一开始,我和堂弟跟在其他小朋友屁股后面跑,也不好意思说恭喜发财之类的话,跑了约有 4、5 户人家后,我和堂弟的胆子渐渐地变大了,到人家门口也大声嚷嚷起来:“恭喜发财、恭喜发财”,主人很高兴的拿给我们糖果。大约拜了 1 个小时左右,我和堂弟的袋子就装满了。看着五颜六色的糖果,我和堂弟忍不住吃了一颗。啊,真好吃!
也许,你也未见过这样的拜年风俗,不过你只要想一想,十几个拎着大塑料袋的小孩子到各家拜年的情景就甚是有趣!当时很想为可爱的小朋友们拍张照片,可惜照相机没有带到奶奶家,今年的拜年仪式已经结束,看来要等到20xx年了!
关于春节的日记11大年三十除夕夜是个家庭团聚的好日子,家家都吃年夜饭,更少不了包饺子了。每年我家都把一枚硬币放到其中一个饺子里,吃饺子时谁把饺子里的硬币吃到后,就代表在新的一年里能够有钱花。我非常渴望能吃到幸运饺子。
去年是父亲吃到了幸运饺子。今年我便一上桌就开始多吃饺子,希望能够早点吃到幸运饺子。我很快地吃着饺子,这时的我眼看都吃半盘了,可还是没吃到。恨不得自己长上一双“透shi镜”,把饺子里面的馅料全部看得一清二净。突然,我的牙咯了一下,咬到了一个硬硬的、扁扁的东西。
太好了,我吃到了,我终于吃到了幸运饺子了!我心里立刻涌出一股喜悦感,可我却没有表现出来。因为我想先不告诉父亲母亲,等饺子吃完了我再给他们看。你一定会问我为什么这么做,那可要从去年除夕夜吃幸运饺子的时候说起了。去年,我争着抢着吃幸运饺子,饭量要比平时大很多。
可都吃完饺子了,也没看见硬币大哥的踪影。这时,父亲“坏笑”起来,拿出藏在桌子旁边的一枚带有肉馅的硬币。我有点生气,父亲说:“我只是希望你能多吃些饺子嘛”!可我还是不喜欢父亲的“恶作剧”。明白了吧!所以,我也想让父亲尝尝被“骗”的滋味。因此,我也便不声不响地把硬币藏在了桌子下,心里甭提多高兴了,可父亲母亲什么也不知道。我还是继续地吃着饺子,眼看只剩下几个饺子了,母亲开始疑惑了,她问父亲是否又犯起了“老毛病”,可父亲脸上露出一副很无辜的表情,我实在憋不住了,便大声笑了起来。这一笑,父亲母亲全明白了。
父亲母亲当然没有责怪我,而还在回想着他们刚才疑惑时的可笑“表演”……
关于春节的日记12今天是年初三,我们全家一起到舅公家拜个早年。
我们在车上经过一小时左右,才到舅公家。舅公很热情,很欢迎我们到来。又端茶、又拿出贺年食品,我和姐姐看到这些美味的贺年食品,闻到这么浓、这么香的茶,直流口水,忍不住拿一块旦散吃,一声“咔哧”,我和姐姐都小起来。不知不绝已经到中午得时候。 舅公宰一只本地鸡。“据我解,这些本地鸡都是舅公自己养的,每只本地鸡都有时几斤,一只足足可以吃几餐。”我神气地说。姐姐听后,说:“今天可真有口福,能吃到正宗的本地鸡!”姐姐一直目不转睛地看着锅子里的鸡,非常盼望锅子里的鸡快点熟。过十几分钟左右,舅公打开锅盖,姐姐闻一下:“真香啊!”我听见姐姐这么一说,我忍不住夹一块又大又嫩的鸡腿肉,一咬下去,鲜甜的汁水从口里慢慢地流入心里。姐姐看见我这个表情,也夹一块鸡腿肉,说:“真好吃、真爽啊!”大人们看着我们吃的津津有味,也吃一块,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好吃!”
今天可以吃到正宗的本地鸡,真是一种值得回味的事。
关于春节的日记13除夕夜,临近午夜十二点窗外一阵阵“噼哩啪啦”的鞭炮声、烟花声已开始争先恐后地响起来了,并且越来越热烈,此时,春节联欢晚会的倒记时节目开始了,听见时钟“滴答、滴答……”声中, 全中国人的眼睛盯着时钟,不约而同地一起喊着:“五、四、三、二、一、新年快乐!”这意味着每个人都长大了一岁,我们送走了肥肥胖胖的金猪,迎来了身披金衣的财鼠。
大人们开始发短信了,一声声清脆的铃声“丁零”“丁零~”响个不停,一条条精彩的短信在喜悦的气氛中穿越时空,传递着他们之间的亲情、友情:
“欢欢喜喜迎鼠年;万事如意平安年,大吉大利顺新年,事业成功辉煌年,合家欢乐幸福年,身体健康万万年。”“清蒸鱼,糖醋鱼,水煮鱼,酸菜鱼……鱼乐无穷,如鱼得水,祝你新年快乐年年有余!”“福气满满;快乐连连;万事圆圆;微笑甜甜;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好运、九九同心、十全十美。祝你过一个幸福的新年!”……
我长大了,意味着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我要改正自己的缺点,以好的学习态度和勤奋学习迎头赶上,新的一年有新的开始,08年是我们国家的奥运年,我也要像祖国一样日新月异,蒸蒸日上。
关于春节的日记14提起春节的活动,令我感兴趣的,就属放烟花了。
大年初一,天气凉爽。我们一家人搬来几箱烟花,欢天喜地坐在一旁观赏。
嘿,大个头烟花抢先登场啦!爸爸用打火机点燃了烟花的引线,赶忙小跑到了墙角边。刹那间,嗖嗖嗖,几簇火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快地蹿上了硕大的天空。怦怦怦,啪啪啪,这时,我的耳边又响起了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我们都目不转睛地盯着空中的烟花,它们时而挺身向上,绽放出一朵朵绚丽的花;时而朝天边扬长而去;时而又俯冲向下,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我不禁看得入了迷,情不自禁地端起相机,咔嚓一声把它们拍了下来。
最独特的,最令我记忆深刻的,要属这一种烟花了――似一条机灵的红蛇,如一根闪闪发光的银绳,嗖的一下飞上天空,又叽叽地朝天空长鸣两声,逍遥自在地朝远处扬长而去,只留下一片寂静的天空。
接下来,中个头烟花也登场了。妈妈点燃了它们。瞧,它们如喷泉一般,丝丝火花源源不断地从盒子里涌了出来。
最后,小个头的烟花棒不甘示弱,也出来亮相啦!这回,我亲自点燃了引线,眼看它慢慢燃烧着。我又挥动起手中的烟花棒,描着远处房屋的轮廓,画着爱心,书写着新年快乐,马年如意??????
它,鲜艳的红色,金灿灿的黄色,碧绿的绿色,色色俱全,似绽放的花儿,似闪闪发光的银绳,似五彩的喷泉,五花八门??????春节的象征――烟花带给了我无限的快乐!
关于春节的日记15早晨,我起来开心的和妈妈说:“妈妈,新年快乐!”妈妈说:“谢谢,对了,你整理好自己的衣服后来帮妈妈贴春联,好吗?”我说:“好。”
我来到门口,看到妈妈已经贴好了春联,于是我拿起“福”字。我正要贴时,妈妈却连忙说:“‘福’字应该倒着贴,因为倒着贴就代表着“福到”的意思。”听了妈妈的话后,我马上倒了过来贴到门上。
然后,爸爸、弟弟、外公、外婆……都准备好,可以出门了。我们一起去买了好多好多鞭炮呢!
晚上,大家都开始忙起来了,爸爸在切菜,妈妈在做菜,爷爷在包红包,奶奶在扫地,我和弟弟、妹妹、表姐在开心地玩耍。
吃饭时,我们都在饭桌旁坐好,等着妈妈做的美食。所有的菜上桌后,最大岁数的爷爷说:“三、二、一,开吃。”我们全部人都大快朵颐地吃起来,不一会儿菜就吃得一干二净。家人都夸妈妈做的菜真好吃。
我觉得今年过年比往年开心多了,我喜欢春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