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懂你记叙文
相信大家都写过作文吧,特别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记叙文,记叙文根据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写人的记叙文、叙事的记叙文、写景的记叙文、状物的记叙文几大类。那要怎么写好这类型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懂你记叙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懂你记叙文1懂你,懂你用历史诉说生命绽放的刹那芳华,懂你用行动创造的风景独好。
——题记
雪,静静地下着,你一身火红,带着沉重的使命,你踏上了和亲之路。你有着倾国倾城的美貌,只因不肯贿赂毛延寿,就被他丑化,独居深宫。好不容易有了能够逃脱这华丽而又残酷的牢笼的机会——和亲,你毅然自请出塞,任凭天子怎样挽留,也改变不了你远走的心。“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就是你真实的写照。你用自己娇弱的身躯,维护了胡汉的和平。你就像一颗雪花,干净纯洁。
我懂你,懂你的正义与悲哀,懂你的善良与爱国。
黄昏后,你东篱把酒,烹一壶清香,俯视一地回忆,细细品味……一杯淡淡的琼浆,包容了你少女时期的天真无邪,婚后甜蜜悠闲的生活。可如今,你已不是那个“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你,只能在镜中望着自己能看出颧骨的瘦削面庞和凌乱的发丝,在黄昏时分,静静地饮一杯浊酒,把几十年的乐与悲,忧与爱抛之脑后,在这沉重的液体中慰藉自己的灵魂。也许,只有你这样的才女,才能把这心酸的生活体现的淋漓尽致。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你把一腔幽怨,化进厚重的墨汁中,在微微泛黄的纸张上,向世人倾洒,向苍天倾诉。也只有你,才能把握住这悲凉,挥洒自己的一世才情。
我懂你,懂你的寂寞与悲愤,懂你的悲伤与凄惨。
你,一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态。你是脱俗的,在浑浊的封建社会中,你如同一朵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自己的一腔美好幻想如同梦幻泡影,正陶醉于它的美丽,可它却已经碎了,一阵风飘来,连一丝痕迹也没留下。
可你在决绝中似乎又带着几分悲凉,轻轻的抛下前尘往事,淡淡地观望现实,正应了你葬花词中“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悲叹。要走也要走得干干净净,不留下自己的一丝痕迹,你便将正积极灵魂的印记——诗稿烧得干干净净,不给他们留一丝念想。你如同一片晶莹剔透的花瓣,在泪珠中诉说生命的刹那芳华。
我懂你,懂你的决绝与顽强,懂你的坚持与自洁。
多想告诉你们,我懂你们,历史会证明,无论岁月的尘埃掩埋多厚,有一些东西始终是会散放光彩的。你们的个性正如那傲雪独放的梅一般与众不同,超凡脱俗,美丽孤傲!
懂你记叙文2没有读懂你的时候,总觉得自己不够幸福。吃完晚饭,别的同学都倚在柔软的沙发上悠然地看电视,而我,却在你的命令下干着洗碗的苦活;洗完澡,别的同学都在妈妈的温声细语中进入梦乡,而我,又在你的驱使下洗起衣服。于是,小小的日记本里记下了我的心情:妈妈不爱我,总是让我做这个做那个……
没有读懂你的时候,总觉得自己不够快乐。别的同学只要一开口,零花钱就滚滚而来,而我,哀求你好久却只得到一点点;别的同学只要手指一动,MP4就会随即送到,而我,却只有羡慕的份――你无论如何不会答应买给我的。于是,小小的日记本里又出现新的字迹:妈妈不疼我,我要什么她都不会给……
开始读懂你的那一天,我却发现自己原来是那么幼稚与愚蠢。
懂你记叙文3“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满文军用他那淳朴而又不加任何雕饰的嗓音诠释了一位含辛茹苦的母亲对儿女的深深的爱,我很喜欢这首歌,不止一次被感动过。
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识字不多,平平淡淡的劳作,平平淡淡地生活,同样也是平平淡淡地爱着我。
小时候,我很依恋母亲,总是在作文中一遍一遍地重复《我的妈妈》;总是“粘”着母亲,无论她去哪儿;总是在吃年饭的时候,滔滔不绝地讲述学校里发生的种种事情,而母亲总是静静地、微笑着听着我说??
然而时光悄悄地改变了一切,我慢慢地长大了,自认为成熟了,无形中所谓的“代沟”出现了。总觉得母亲和我对待同一事物的眼光越来越不一致了,总觉得母亲越来越“落伍”了,总觉得我该独立自主了。个头越来越高,办事能力每况愈下,我将这归咎于母亲,对她的不满与日俱增。在我的眼中,母亲也变了,变得有些唠叨,甚至不那么和蔼慈爱了。于是我把自己封闭起来:“我要独立,不要你管我!”“妈妈不爱我!”我曾经在心里下过这样的结论。啊,真可怕:我怎么会这样想,母亲会伤心吗?我怎么越来越不懂她了?
那次阑尾炎手术过后,我行动一直不方便,妈妈不分昼夜寸步不离地守着我,生怕我有什么闪失。**性刚刚过去,刀口还疼,但在疼痛中,我仍不忘自己的“独立宣言”,倔强地认为我一个人能管好自己,三番五次地叫妈妈放心回去??带着一丝留恋、一丝担心,妈妈在我坚决的目光下终于走出了病房。我很欣慰,闭上眼睛,睡一会儿吧!
昏昏沉沉之中,我感到浑身直冒虚汗,嘴唇、嗓子干涩难忍。“这时要是有人在旁边就好了??”可就在刚才,我那么固执地支走了妈妈??唉,听天由命吧!又过了一阵子,正当我浑身无力而又无助地昏睡着的时候,我忽然感到一点湿润,凉凉的,甜甜的,在我的嘴唇上。“不是幻觉吧?”我慢慢睁开眼睛:妈妈!——她又回来了,正在用棉签浸着水滴湿我的嘴唇,给我补充水分。“你刚才有点发烧,幸亏我又回来了。来,用冷毛巾敷一敷吧!”“看看你,流这么多汗,给你擦擦!”“现在还不能喝水,忍一忍,过了这会儿就好了。”??她不停地说着,我看着她,任凭她摆布。在那一刻,我觉得,妈妈真好!也就是在那一刻,我才真正懂得妈妈对我常常的关怀,深深的爱。我真的离不开妈妈的关怀!
那几天,我一直都在反省,反省自己做过的错事,反省自己对妈妈不经意的.伤害。有一天,朋友来看我,送了束康乃馨,很不好看,可是妈妈没有丢掉。妈妈告诉别人这是孩子送给她的“炕奶心”,还解释:孩子是因为在炕头吃了她那么多的奶水,送这个是表示孩子一片孝心啊——没忘根本。我的眼睛湿润了,眼眶中有股酸楚的热液在回旋奔突。那是我送给妈妈的第一朵花,我的一个不经意的小小举动,对妈妈是那么大的慰藉。
我开始试着理解妈妈。我明白,妈妈爱我爱得很平淡,但平淡是真。有人说,有幸守住平淡的人,甘于平淡的人,将能在生命中品出茶的味道。我的妈妈就是这样。我懂,妈妈需要我在身边,妈妈也希望我能理解她。我想,如果有机会,我会亲口对妈妈说:“其实我到现在才真的懂你。”
懂你记叙文4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知道教育需要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知道教育需要教师与家长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知道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我们不能只埋头课本、困身教室,做沉默的教书匠。我们必须走近学生,并告诉他: ……此处隐藏3453个字……的门是开着的,屋里光线微弱,我走近了,才看见你双手插在那件破旧的西装口袋里,浑身就像散了架似的坐在那张专门为太奶奶定做的小板凳上,双眼无神地看向前方,呆呆的。你是真的很想念你的母亲吧。爷爷,其实你并不是铁石心肠的人,只是你不擅表达。你在用你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爱,要趁早。的确,我以前真的不懂你,现在,我懂你了。
其实你是极脆弱的人,你是极淳朴的人,你也是极善良的人。爷爷,最初我不懂你,其实是不屑于懂你。但当我用心参透之后,我发现,我真的懂你。
懂你记叙文11忘不了妈妈不厌其烦的教导,忘不了妈妈轻柔贴心的叮嘱,更忘不了妈妈无微不至的关心。您总是数落我不懂“父母心”。可您还不知道,我,其实是懂你的。
“哎呀!晚饭吃完了,赶紧收拾书包呀!还有,你的尺子怎么到处乱飞啊?复习复习功课,就躺下吧!别累着了!”妈妈几乎每天都要对我唠叨几句,开始我捂着耳朵装生气不听她的话,可后来,在那细碎的只言片语间,我分明体会到了妈妈对我的无限关怀。妈妈,我懂你啊!
每天早上,我慢吞吞地爬起来,一抬头便看见妈妈坐在身旁,她笑眯眯地对我说:“行了,别睡了!早饭做好了,快吃吧!再晚就迟到了!”我赶忙穿好衣服,冲向饭桌,开始吃起早饭来,可我突然发现:妈妈为我做早饭,至少2天不会重样的菜肴。今天的早饭很精致,豆沙包配着刚煎好的鸡蛋,再喝下几口小米粥,一股暖意从我心底升腾,一霎间漾满全身。吃完早饭,在我背书包时,将要迈出门槛时,妈妈又叮嘱道:“好好学呀!上课可别溜号,老师说什么要听清楚啊!”我“哦”的一应,快步走了出去,那饭菜的暖意与妈妈叮嘱混合起来对我的关怀,真令人感动。妈妈,我懂你啊!
夜深了,只有路灯还在劳作着,而我呢,正刻苦地钻研一道难题,妈妈似乎在厨房忙着什么。我心里疑窦顿生,过了
好一会儿,妈妈端着一杯柠檬汁,轻轻放在桌上,转过脸对我说:“行了,都快十一点了,喝口柠檬汁吧!我亲手做的!”我恍然大悟,原来妈妈刚才在为我做柠檬汁啊!我仔细端详了一会儿柠檬汁。这杯果汁很漂亮,几粒柠檬果肉还掉了进去,却恰恰让我感到温馨——那是妈妈亲手为我调制的啊!妈妈用鼓励的眼光望着我,温柔地对我说:“快喝了它呀!尝尝!”我才缓过神儿来,抿了一小口果汁,那滋味酸酸甜甜,正如妈妈对我的爱一样。我抑制住眼中的泪水,回到了我的房间,那种被母爱包容的感觉令我终身难忘。妈妈,我懂你啊!
妈妈是非常爱我的,其实我比谁都懂她。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句句不厌其烦的教导,忘不了妈妈一声声轻柔贴心的叮嘱,更忘不了妈妈一缕缕无微不至的关心。今生要对她的爱作回报,这份爱却是还不完的。若真有来生,我愿还能作妈妈的乖女儿!永远孝顺她,让她也能感到我对她的爱!
懂你记叙文12惨淡的月光笼罩着街头,屋外的小雨淅淅沥沥。你独自坐在路边的酒馆中,举起酒杯,又难以下咽。你有远大的抱负――济世救民,兴国安邦。于是你二十四岁仗剑走天涯,四十二岁却只能做一个皇帝的御用文人,吟风弄月,阿谀奉承,这是你吗?这不是真正的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你人格的宣言。你被排挤,却从没放弃,因为你始终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多想懂你,和你一起执剑共舞;我多想懂你,和你一起对酒当歌;我多想懂你,和你一起吟诗赏月,我多想懂你啊。
空旷的原野,凄清的树林,几只寒鸦在枝头不断地悲鸣。你手持竹杖,脚穿草鞋,你有“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孤傲,你有除弊兴邦的梦想。所以你直言不讳,屡次为官,屡次被贬。但你从没放弃,所到之处,便会造福一方,西子湖畔的苏堤仍然镌刻着你的功绩。你犹如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在历史的舞台上舞出了最美的身姿。
我多想懂你,和你一起高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多想懂你,和你一起进退,让你不再感到“高处不胜寒”的孤独。我多想懂你。
橘子洲头,秋风萧瑟,秋叶如烈火般燃烧着,红遍了千山万壑,此情此景,你是多么熟悉,曾经风华正茂,曾经指点江山,往事历历在目。可是革命的浪潮风起云涌,中华民族的命运将何去何从,你“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你伟人的气魄已做了震天撼动的回答。
六盘山上,又是一个秋天,红旗招展,映红了大江南北。你正在导演着一场让世界震惊的奇迹――中国工农红军在陕北胜利会师,完成了让人荡气回肠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翻雪山,过草地,尘封在岁月中的历史,像火山喷发一样一发而不可收拾。是啊,两年里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与生死考验,是你的铮铮铁骨,是你的高瞻远瞩率领着中华民族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你自豪地向世界呼喊“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我多想懂你,和你一起呐喊:“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多想懂你,和你一起慨叹“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我多想懂你,抚慰你“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的柔肠百转。我多想懂你。
一个个历史的英魂,一个个伟岸的身姿,一个个动人的诗篇。你们是璀璨的明星,光照千古,感召后人;你们是倚天的长剑,劈开了混沌,迎来了光明。我多想懂你们,和你们一鸣,一鸣惊心;和你们一飞,一飞冲天!
懂你记叙文13“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听着窗外秋蝉在歇斯底里地低鸣。心中猛地泛起一阵苦涩。回忆起那个儿时的下午,那个遥远又似乎刚刚经历的下午。夏日炎炎,和风阵阵,那时,也有蝉声。
我顶着炽热的阳光,来到一棵不知名的树下,蹲坐着,撑着小脑袋,四处搜寻着那发出如此奇妙乐音的生物,一个转身,看到一只灰黑色的大虫。它闭合着那扇透亮的翅膀,硕大可爱的圆眼睛若有所思地望着地上,一动不动,宛若刚脱下的壳儿。我顽皮地走过去,用脚碰了碰它,它还是不动,低头一看,噢,它死了。抬头看了看那茂繁的树冠,蝉声依旧响亮,“哈,活的蝉儿在上面唱,下面这只蝉却死了。”我饶有兴致地想到。
随着岁月流逝,我渐渐地,渐渐地了解到,原来,一只蝉的一生是如此短暂不易:要在地下蛰伏整整十七年,才能从土里出来,活很短的时间后,产下卵,就又归于土壤。这是多么凄凉悲壮的一幕啊!摇篮贮在墓地旁,儿时那种愉快心态瞬间化为乌有,取而代之的,是怜悯、心寒。
十七年,换几十天。
那曾被我似亵玩心态来对待的生物,瞬间变成了一个坚定、高大的形象。仔细思考它的一生,也只有鸣唱高歌是它生命的全部意义。兴许有人赞美,有人贬低,但是,那是它用十七年光阴换来的绝唱。它承载着的,是其对十七年蛰伏的不甘,是其对生命的热爱,是其对世界的留恋与不舍。生命总是生生不息的,死亡意味着新生,但是,它没有抱怨,哪怕自己渺小,哪怕有其它蝉可以取代它的歌声……不!没有东西能取代自己,即使在旁人眼中那声响千篇一律。但个中不同,自己心中永远明白。
懂蝉,即懂人。生命不如蝉一样吗?生死无人能掌控。但是那响亮的蝉声,就如生命般蓬勃不息。也许一生注定平凡渺小,像那千篇一律的蝉声一样,可以复制,但是,我们还是应该珍惜,珍惜这一生,像蝉一样,居高长鸣,演绎属于自己人生的绝唱。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窗外月白风轻,蝉声依旧,梦中,我化身为一只蝉,栖身树上,引吭高歌!



